今天下午的西安奥体中心跳水馆,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的分数刚跳出来,陈芋汐/掌敏洁的金牌让现场掌声掀翻屋顶,而全红婵和搭档王伟莹的第五名成绩,却让不少观众攥紧了手心——不是可惜名次,是赛后采访里她揉着脚踝说的那句话:“脚非常痛,跳多了走楼梯都很痛。”

17岁的全红婵穿着印着国旗的运动服,头发还滴着水,面对镜头没有藏着情绪,反而晃了晃脚腕笑:“昨天训练完,我下楼梯要扶着墙,今天上场前还涂了两层药膏。但王伟莹说‘我们一起做完’,我就想着,不能临阵脱逃。”

现场观众都记得她的第三跳:407C动作,她起跳时脚尖明显颤了一下,却还是把身体绷得像箭一样,入水时水花压得比平时还小。有摄影记者抓拍到她入水后的表情——眉头皱成小疙瘩,却立刻抬起头跟搭档击掌,好像刚才的痛只是幻觉。直到赛后走下领奖台,她扶着栏杆的手在抖,才让大家明白:那些赛场上的稳定,是咬着牙“装”出来的。

面对“有没有遗憾”的问题,她歪着脑袋想了两秒:“遗憾肯定有啊,但我更开心——我把所有动作都做完了。以前我觉得‘棒’是拿第一,现在才懂,带着痛把每一步走完,也是很棒的事。”

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。有网友翻出她赛前训练的视频:热身时她蹲下来系鞋带,要教练扶着才能站起来;还有现场观众说,看她比赛时腿上贴满肌贴,“原来那些轻松的跳跃,都是用疼痛换的”。更有妈妈粉留言:“我女儿17岁,痛经都要我抱,她却带着脚痛站在10米台上,这才是真正的‘小超人’。”

其实全红婵的“棒”,从来都不是外界定义的。就像她14岁拿奥运金牌时说“想给妈妈治病”,现在说“能坚持就很棒”,她的“棒”从来都很“接地气”——是对自己的负责,是对搭档的承诺,是不把疼痛当成借口的韧性。

晚上七点,她抱着鲜花走向运动员通道,路过场馆外的海报墙,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照片——照片里的她举着金牌笑,和现在的她一模一样,只是眼里多了点亮晶晶的东西:“我没有输给痛,我赢了自己。”

有人说,体育的意义不是金牌,是“明知难却要拼”的勇气。全红婵的“很棒”,就是最好的答案。就像她自己说的:“不是只有第一才叫赢,能坚持下来,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。”

风把她的运动服吹起来,她裹了裹衣服,朝着大巴车走去。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却走得很稳——就像她的人生,不管有没有金牌,都要一步一步,好好走下去。

全红婵回应第5名:自己还是很棒